印度为何开始“远美亲中”?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25-10-30
当前,中美印的三边互动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实施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令印度猝不及防,美印关系遭受空前冲击。与此同时,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政府高官密集访问中国、中印恢复直航和互相发放便利签证等一系列务实合作令中印关系迅速升温。
近十几年来,美印关系在较高水平运转,两国高层互动频繁,贸易投资热络,武器贸易乃至国防技术合作接踵展开。然而,今年8月特朗普政府却对印度猛烈开火。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而根据特朗普此前签署的行政令,美国从8月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行政令使得印度输美商品将总体适用50%的关税税率,达到全球最高水平。此举在美印两国都引起强烈震动,有关“美印伙伴关系出现裂痕”“美印蜜月期结束”的声音不绝于耳。
此后,美印围绕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美印双边贸易安排等保持持续接触。但由于双方之间存在巨大分歧,接触并未取得实际效果。10月以来,特朗普多次表示莫迪在通话中承诺“印度将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然而印度外交部对此回应称,并不知晓两国领导人之间进行过“所谓的通话”。
美印之所以就上述问题持续讨价还价僵持不下,主要是因为两国都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联合其盟友和伙伴构建起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阵营,在全球范围打击俄罗斯原油出口。为了应对制裁,俄罗斯采取了扩大出口渠道、提供价格折扣等措施。而印度为了确保自身能源安全和节省外汇支出,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在短时间内加大对俄石油的购买量。2024年,印度每天进口俄罗斯石油超过170万桶,成为俄罗斯石油的全球最大买家之一。如今,俄罗斯石油已占印度全球石油进口的36%。然而,在特朗普对印度征收50%关税之后,印度宝石、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沉重打击,导致国内相关产业的部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在此压力下,印度不得不对特朗普政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媒体曾多次披露,印度政府下令其国营炼油厂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然而,特朗普却屡次将印度有意让步的消息提前公之于众,以向美国民众“邀功”。显然,这一做法损害了莫迪在国内的形象。众所周知,莫迪在国内致力于打造“印度捍卫者”“印度守夜人”的人设,强调唯有印度人民党执政才能真正维护印度的国家利益和印度民众的民生福祉。特朗普的不断爆料,导致莫迪政府面临反对党、商业团体乃至普通民众的强烈质疑,因而不得不屡次作出强硬表态以维护自身形象。
在美印关系低位徘徊之际,中印关系却出现了积极向好的态势。6月以来,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外交部长苏杰生以及印度总理莫迪本人密集访问中国,与中方领导层进行了高频互动,中印关系迎来过去五年中罕见的暖流。与此同时,中印在务实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切实进展。7月23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自翌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这是自2020年初以来,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接受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申请。中方对此表示欢迎。此外,10月26日,印度与中国内地恢复直飞航班。这是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8月31日天津会晤重要共识的最新体现,也是便利中印两国28亿多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举措。
整体看,美印关系因为“里子”与“面子”的诸多分歧而波折不断,迄今没有走出低谷,但两国在诸多层面保持了机制化沟通。中印关系虽然出现了若干积极发展势头,但印度仍对中国采取了不少限制性措施。例如,印度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仍然持限制态度,此前的针对性限制措施并未取消。在上述两对关系的催化下,中美印三边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势头,出现了向更稳定和更平衡方向发展的趋势。(责任编辑:白冰)
